-
王琤
王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及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基金项目及省厅级项目10余项,在《语言文字应用》《华文教学与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英语教育、国际汉语教育 联系方式:wangcheng@mail.usts.edu.cn二、主要授课大学英语课程、英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留学生汉语阅读、口译课程三、发表的主要论著/论文[1] 汉语二语课堂纠... -
韩涛
研究方向: 话语分析,外语教师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联系方式: 8365109@qq.com二、主要授课 大学英语读写、四六级辅 -
夏弘容
夏弘容, 女,苏州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 英语教学法,英美文学联系方式: 928543458@qq.com二、主要授课 大学英语课程、雅思听说,圣经与西方文化 三、发表的主要论著/论文[1] 美国梦—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海外英语 2010年10月[2] 《秋颂》的美学价值赏析 海外英语2012年16期(8月)[3] 试论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理想主义 青年文学家 2013年 四、社会贡献与兼职曾担任21... -
张知国
张知国,讲师、博士。讲授大学英语和公共研究生英语。二、主要研究方向: 计算机辅助教学、符号学三、发表主要论著/论文1. 基于ASP动态技术的在线外语考试系统设计,《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1(3)。2. 综合互动型大学外语网的开发研究,《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1(06)。3. 云计算在大学英语网络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中国校外教育》 2012(8)。4. On the Social Variation of English Languag... -
熊英
熊英 1973-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评价 二、主要授课 大学英语 研究生英语 学科英语研究生教学三、发表的主要论著/论文[1] 核心素养时代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与评价江苏高教2018年6月 CSSCI[2]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学教师胜任力影响因素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年4月 北图核心[3] 核心素养时代高校英语金科建设路径研究大学(教学与教育)2022年4月四、主持或参与... -
颜春波
男,讲师,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94年从教以来一直从事大学英语教学。 研究方向:二语习得与教学 二、主要授课 大学英语,学术英 -
刘芳
刘芳,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中山大学访问学者,英国利物浦大学访问学者。从教25年,教学经验丰富,擅长混合式教学、网络平台及手机APP等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及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多年辅导学生团队演讲、学术演讲经验,多名学生参加校级、省级、21世纪杯、国才杯等英语竞赛、演讲比赛等获大奖。多次组队参加省级、校级各类教学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研究方向: 应用语言... -
张晓锋
张晓锋, 女,苏州科技大学,讲师。 研究方向: 英语教学法,英美文学联系方式: magicpool@163.com二、主要授课 大学英语课程, 雅思读写,商务英语视听说,剑桥商务英语 三、发表的主要论著/论文[1] 论托尼.莫里森《宠儿》中的魔幻现实主义,2011年4月发表在《作家》[2] 评莫里森《最蓝的眼睛》,2011年6月发表在《海外英语》[3] 超越种族的女性关爱---评托尼.莫里森《慈悲》, 2012年发表在《文学界》10期 四... -
洪梅
洪梅:苏州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 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二、主要授课 大学英语课程、雅思读写、跨文化交际类课 -
孙新征
孙新征,女,讲师,硕士学位。课堂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连续多年任剑桥少儿英语及PETS考官。曾参加院级省级教学比赛并获得奖项。研究方向: 英语教育 二、主要授课 主讲大学英语,雅思听说,建筑英语,初、中级口译,四、六级辅导等 -
成晓莉
成晓莉,女,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讲师。从教多年,教学经验丰富。 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联系方式:chengxiaoli603@126.com二、主要授课: 大学英语,美术英语 三、发表的主要论著/论文[1] 成晓莉: 从分裂走向回归——浅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人物形象设置,《文教资料》,2013年第24期[2] 成晓莉: 爱默生‘论自然’中超验主义哲学思想变奏探源,《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3] 成晓莉: 天使与妖魔间... -
孙志慧
孙志慧,女, 1978 年生,硕士研究生,讲师,安徽芜湖人研究方向: 大学英语教学,语篇分析 联系方式: 邮箱 1013889135@qq.com二、主要授课 艺术类英语, 大学英语综合英语,雅思读写三、发表的主要论著/论文[1] 《低调陈述的对话性分析》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1